Lidar & Graph based online ICP SLAM

Jheng-Shuo Lin
Nov 14, 2022

--

自主移動式機器人建圖系統,於碩士班撰寫論文時間所完成,為論文內部分內容,主要測試環境為ITRI場域

Features

  • C++ & ROS based
  • Sensor inputs: Lidar, Odometry (from encoder & IMU)
  • Map type: occupancy grid map
  • Scan matching algorithm: ICP from PCL
  • Loop Closure Detection: Fast Correlative Scan Matching (branch & bound)
  • Graph Slam (G2O Optimization)
  • Map consists of lots of submaps

DEMO VIDEOS

ITRI lab test
ITRI dinning room test

System Architecture

下圖為SLAM建圖之流程圖。左邊部分為感測器輸入,左上為光達或是任何其他測距器,為機器人的感知輸入,提供周遭環境的測量資訊。左下為里程計輸入,包括編碼器(encoder)以及IMU,並經由擴展卡爾曼濾波器(Extended Kalman filter),將兩種數據進行整合。編碼器在具有一定解析度的狀態下,在短時間內對於位置直線位移的估計是具有一定能力的,然而對於旋轉的估計就沒有那麼好了,容易因為輪子打滑造成影響。IMU對於旋轉的估計短時間內則較為精準,而對加速度計的數據做積分所產生直線方向位移估計誤差累積快速。因此整合了兩種數據後,利用個別的優勢,直線主要依賴輪式編碼器,旋轉則主要由IMU估計,能為機器人提供更穩定的初始猜測(Initial Guess)。圖二右上的部分是關於地圖的管理,右下則為定位的部分。

Scan Matching

SLAM,同時定位及建圖,代表在建圖的當下也必須同時維持定位的精準度,才能提高地圖相對於真實環境的準確性。我們系統使用的定位方法為ICP(Iterative closest point),主要的ICP函式則是使用PCL(Point Cloud Library)函式庫,而我們必須提供來源點雲以及目標點雲,ICP的匹配器會找出來源點雲以及目標點雲之間最有可能的相對關係,即轉換矩陣。

而利用ICP方法建圖所需的輸入,來源點雲由Lidar最新的測距資訊產生,當數據進來後,一組距離及角度可以轉成2D平面座標下的一個點,累積所有角度的射線後即完成。而目標點雲則由兩組正在更新的子圖中較舊的那個所產生,由於是佔據柵格地圖,所以地圖上的每一個柵格都有佔據機率,若柵格的占據機率大於某個門檻,則在此柵格的中央產生一個點雲,遍歷所有柵格後,即產生目標點雲。有了兩組點雲後,即可進行ICP匹配,然而若是機器人移動速度太快或是感測器頻率太低,則結果容易落在區域最小值,定位可能就會有問題。因此ICP輸入加上了里程計給予的初始猜測,能在進行疊代計算之前,離最佳解更接近,進而避免區域最小值的出現,而初始猜測由上一刻估計出的位姿,加上這段期間里程計的變化所產生。

上圖紅色部分為Submap所產生之點雲,綠色為lidar當下產生之點雲

Graph Optimization

SLAM的建圖過程中,即使再好的匹配方法,受限於圖的解析度以及感測器的噪音,都難以避免誤差累積。常見的解決方法有兩類,第一類為利用濾波器,如卡爾曼濾波器或是粒子濾波器,但現今較常被使用的方法是第二類的,基於圖優化(Graph-based)的方法。該方法ˋ利用所有機器人在建圖過程中的位姿構建出圖的各個節點,並經由最佳化的方法找出一個最優的配置,讓預測以及觀測彼此間的誤差最小。

在過去,由於電腦計算能力的限制,再加上圖優化的方法計算量太大,因此對於需要即時運算的應用較難以執行。經過時間的累積,現今硬體的計算能力跟過去已經有天壤之別,此外,過去計算量過大的問題,是由於矩陣的大小過於龐大,現今經由稀疏矩陣的算法,能過大大的加速運算速度,從而達成即時運算的目標。

而上述的圖是由節點和邊所構成,機器人的位姿是一個節點(node)或頂點(vertex),位姿之間的觀測關係則構成邊(edge)。而常見的邊或約束有兩種,第一種是時間相近的邊,也就是上一刻或是下一刻的位姿,會自動產生一種約束,而這個約束的數值就是兩個位姿之間差距;而另一種則是測量位置相近,但是時間相差較遠的邊,是經由迴環檢測發現回到過去經過的路徑所產生的約束。若是單純只有時間相近的約束,則預測以及觀測值會是相等的,圖無法進行優化來消除誤差累積,因此需要檢測出迴環來產生全域的約束,使得預測值與觀測值不一致。一但圖構建完成了,我們就可以調整機器人的位姿去儘量滿足這些邊構成的約束,使得預測值與觀測值彼此間的誤差最小。而在本研究中,我們使用g2o (General Graph Optimization)函式庫來達成圖優化的目的。

上圖為在ITRI LAB所建構之完整地圖
此圖為建圖過程中由機器人在地圖上的路徑所產生之節點,我們就藉由這些節點來對地圖進行優化

--

--

Jheng-Shuo Lin
Jheng-Shuo Lin

Written by Jheng-Shuo Lin

國立交通大學末代畢業生

No responses yet